首页

sm国产小视频

时间:2025-05-30 07:13:22 作者:“建设城市文明 增进人民福祉”论坛在深圳举办 浏览量:45683

  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增至近1900只,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

  我国大熊猫、古树名木保护成效显著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被誉为“国宝”。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在1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取得新成效。

  大熊猫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

  目前,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稳步增长,栖息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二级巡视员张月表示,为加强大熊猫保护,我国先后开展了四次全国性大熊猫调查,掌握了其野外种群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大熊猫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得到强化。

  2021年10月,我国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园总面积2.2万余平方千米,约72%的野生大熊猫得到严密保护,形成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栖息地保护体系。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

  在大熊猫人工繁育方面,按照优化繁育配对方案,2023年全年繁育成活大熊猫46只,全球大熊猫圈养数量达728只。圈养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

  经科学评估,现有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成为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为保护研究、科普教育、放归自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近年来,我国在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共获得100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在国际合作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在推动大熊猫保护科研、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等方面收获了丰硕成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调整为‘易危’,表明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得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界认可。”张月说。

  全国古树名木实现动态、精准管理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副司长刘丽莉介绍,我国对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更加精准,开发上线“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全部实现落地上图,初步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精准管理。各地在摸清资源本底基础上,严格落实挂牌保护。

  在制度体系方面,目前17个省份及部分城市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我国建立起覆盖普查、鉴定、复壮、管护等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刘丽莉表示,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将持续强化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资源调查,完善“一树一档”,实行全面挂牌保护,严格落实管护责任;进一步完善“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确保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落到图上”“责任到人”;做好古树名木精神挖掘阐释,加强宣传引导和合理利用。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姚亚奇)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型交响合唱《道德经》西安首演 中华文化以声共鸣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优先办查验”,并利用“单一窗口”系统办理业务,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网上办”,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保证船舶进港“零待时”。

又到“追泪季” 福建平潭首波“蓝眼泪”浪漫呈现

汪雪儿是本届比赛女子50米仰泳金牌得主,今天抢跳导致中国队出局,赛后她掩面哭泣。这将是中国选手首次无缘本届比赛游泳单项决赛。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以短视频形式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检查检验结果会因为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还是很多的。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有生理代谢的周期,病情发展变化的因素。

新政迭出,买房时机到了?

泰国外长玛里·沙炎蓬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以黎边境城市梅图拉附近发生火箭弹袭击,造成4名泰国农场工人死亡、1人受伤,他对此深感悲痛。泰方已于10月31日晚安排泰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工作人员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提供帮助。

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原书记安九熊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将回应企业关切,补齐短板弱项,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切实从法律制度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